簡 介
《國文天地》在一九八五年六月一日創刊。原由正中書局發行,因正中書局業務調整,決定把《國文天地》停刊。當時在師大國文系、所任教的教授們覺得可惜,於是約集十四位在各大學任教的老師,基於一分熱愛中國文化、關懷國文教學的心意,在一九八八年三月,從正中書局把《國文天地》接了過來。
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歲月,我們一直遵照立刊宗旨:「發揚中國文化、普及文史知識、輔助國文教學」進行文化的推廣。二十餘年來,雖年年虧損,但基於文化使命感,我們仍然每期準時出刊,從未停刊。在我們的耕耘下,《國文天地》獲得了出版界的最高榮譽──金鼎獎,還連續多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優良雜誌獎及金鼎獎優良雜誌推薦獎。
目前《國文天地》除了繼續擔任國文老師的好朋友,提供教學上疑難解答及相關資訊外,還廣泛介紹中國文化最精深、優美的部分,以精彩、完整的專題呈現。同時,《國文天地》也是文、史、哲學界專家學者互相切磋的舞臺,讀者與作者、編者互相交流,使得《國文天地》不斷追求成長與卓越!
《國文天地》雜誌社在編務上,歷任的總編輯為:龔鵬程教授、傅武光教授、許錟輝教授、劉渼教授、顏瑞芳教授;歷任副總編輯為:蔡素芬教授、潘麗珠教授、連文萍教授、井康玉教授、蔡長林教授、鍾怡雯教授。在他們的努力下,《國文天地》雜誌才有今天的成果。
目前《國文天地》雜誌社的人員編制如下:發行人/陳美雪、社長/陳滿銘、總經理/梁錦興、總編輯/陳滿銘。此外,本刊尚有編輯委員:仇小屏、王開府、余培林、李清筠、林文寶、林安梧、林慶彰、邱燮友、姚榮松、張春榮、張高評、張健葆、莊萬壽、許建崑、許清雲、許學仁、許錟輝、郭鶴鳴、陳郁夫、陳萬益、傅武光、馮曉庭、黃沛榮、黃盛雄、楊晉龍、蒲基維、潘麗珠、蔡宗陽、蔡崇名、戴維揚、顏藹珠、羅肇錦,共三十二人。
《國文天地》經過二十九年的歲月,一直堅持著創刊以來的理想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,普及文史知識,輔助國文教學」而努力。在內容上,我們特別重視學術性與實用性、教學性、社會性的兼顧。因此,刊物內容的設計,均針對以下主旨做規劃:
一、檢討學術文化問題:
我們希望能加強與大學院校和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。因此時常舉辦座談會,邀請學者、教師,研究生參與座談。在學術文化議題上,做深入且細微的討論,以獲取新的感想和創見。
二、加強介紹傳統文化:
為了以更有系統、更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介紹傳統文化的精華。《國文天地》的內容採取用大專家寫小文章的方式呈現。讓讀者在閱讀時,不至有學術論文的艱澀感,但仍能獲得與學術論文同等的知識。同時,擴大讀者群,使各階層的讀者,都能透過《國文天地》了解中華文化的長處。
三、報導大陸學術活動:
我們希望能將大陸的考古發掘、學術活動、學術研究著作、學林人物,擇要加以報導、刊載、評論,使學者對大陸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術現況,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以拉近海峽兩岸的學術差距。
四、反映國文教革問題:
這是《國文大地》創辦的一貫宗旨之一,我們希望《國文天地》能成為大、中、小學國文教學研究的橋樑,以解決教學上的困擾,並邀請學有專精、教學經驗豐富的學術先進,為各級教師解答疑難。政策性的問題,則行之筆墨向有關當局反映。
近年來,傳統文化逐漸在民眾的心中淡化,代之而起的是消費文化。此一文化的最顯著特徵是,使文化淪為消費品,至於所謂傳統文化的內涵底蘊,則不為人所重視。此外,語文的誤用、濫用,更使中華文化受到衝擊。因此我們認為,必須透過廣大的大學、中學、小學的教師在課堂上,有豐富的資料得以作進一步的推廣,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中華的深層底蘊。而一般社會大眾,亦可透過本雜誌的介紹,蒙受優良傳統文化的潤澤。因此,本刊鎖定大學、中學、小學的教師、學生、社會大眾為目標閱讀群體。
除此之外,本刊為了服務學術界,強化學術研究,於《國文天地》二十五卷一期起,增設「學術論壇」專欄,採用學報模式,廣徵「中文學門」(經學、文獻、思想、文學、語言文字、教學等)學術論文,歡迎「中文」學界學者、教師、研究生等踴躍投稿。論文的作者包含大學教授、講師、博碩士生與中學教師等。在針對的讀者對象上,與當初設定服務學術界的用意大體相符,但還有很多地方,有待我們檢討與努力。